2018数百款新车上市 新能源汽车将成爆款

来源: 广州日报2018-02-05 15:15:42
  

2018年,中国车市将迎来多达197款的新车,创历史之最。这是偶然也是必然,一方面恰逢多个主流品牌的产品大年、中国品牌的全面崛起、造车新势力的先后启动;另外一方面,“僵尸”品牌和车型纷纷复活、新能源汽车开始扎堆上市。“197款”这一数据来自威尔森,这是一家汽车数据决策服务商。准不准确有待市场验证。但现在已经“浮出”水面的新车已经多得数不过来,包括但不限于通用15款、广汽传祺4款,广汽本田5款,大众至少7款,雷克萨斯5款,宝马16款,奥迪16款,福特6款,现代起亚不少于5款……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伟力

A 预测:“僵尸车型”要复活

记者查阅了车型目录,截至2017年底,被乘用车联席会纳入统计的国产乘用车仍有492款,比上一年增加19款。492款当中,年产销不足10000辆的有205款,不足1000辆有65款。

年产销低于10000辆,可以判定为错误的车型。年产销低于1000辆,可以直接退出市场。然而,这些或错误或该停产的车型依旧顽强地活着,并试图在2018年卷土重来。他们底气来自新的股东,这些股东来自五湖四海,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差钱”。借助于强大的资金实力,“僵尸车型”复活还真不是玩笑话。插上智能科技和新能源的翅膀,“僵尸车型”甚至有望实现逆袭。

事实上,“僵尸车企”和“僵尸车型”也有优点。比如有现成生产资质、完善的生产和分销渠道、几十年的汽车生产制造经验以及家喻户晓的知名度,目前的困难只是战略定位长期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的经营层面的困难。随着新资金的注入和市场化管理机制建立,谁说不会脱胎换骨呢?

B 预测:新能源汽车“井喷”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均接近80万辆,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产销量同比增速分别提高了2.1和0.3个百分点。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因为2019年,“双积分”政策将全面落地实施,这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来不得半点马虎。2018年,将有大量的新能源车推向市场。197款新车当中,近四分之一是新能源车型。不过,这些即将上市的新能源车型并非都是全新的,也有现有车型搭载新的动力总成。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井喷”,充电桩的铺建将会全面提速。一旦你购买新能源汽车,车企会配有家用充电桩,免费是肯定的,但前提是你得有独立的停车位。

C 预测:本土品牌整体崛起

本土品牌是真正亮点。2017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084.7万辆,同比增长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9%,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本土品牌这一轮崛起始于2015年,2016年“爬坡”,2017年则让所有人眼前一亮,2018年则会再接再厉:市占率提升是不会停的,“品牌向上”会坚持下去,广获赞誉的“新车战略”会被更彻底的执行。相比于合资品牌精品策略,本土品牌擅长“狼群”战术,推出海量的新车,交由市场评判:传祺GS8、吉利博越、荣威RX5等“神车”便通过这一途径诞生。

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一大批高水准的本土品牌新车将陆续上市。值得一提的是,本土品牌已经意识到过于倚赖SUV是相当危险的,在继续扩大SUV领先优势的同时,还将打一个回马枪,杀回轿车领域。

车型特点 一半新车是SUV和MPV

任何市场都有个尽头,中国车市不可能永远高歌猛进。事实上,2017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和3%,分别低于上年11.3和10.6个百分点,也都低于GDP增幅。

从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4%和2.5%,MPV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7.6%和17.1%,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20.4%和20%,SUV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2.4%和13.3%。除SUV,无论怎么降价,怎么促销,怎么出更多的新车,市场反应都不大。而不管以前还是现在,SUV对消费端的刺激效果都是立竿见影的。

据统计,在2018年推出的197款新车当中,有超过一半是“多功能车”,包含SUV和MPV。其中,SUV又占据绝对多数。即便是号称要颠覆的造车新势力,出于稳妥的考虑,也不约而同地将前面几款车型都确定为SUV。

资源和环境的刚性约束,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那样的千人保有量水平。车市即使还有增长的空间,也已经非常有限。中国车市正从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向快速升级的市场转变,而高颜值的SUV正好符合消费者在形式和功能上的需求。实在是需要与互联网融合,那多半会是一辆智能电动SUV。

责任编辑:sdnew003
我要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您在鲁商网发表的言论,我们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