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祭活动超过往年 网络祭祀参与人数更多 绿色文明蔚然成风

来源: 南京日报2018-04-08 10:35:57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约85万市民前往烈士陵园和其他墓园祭扫,寄托对先烈故人的哀思。

据市殡葬管理处统计,截至昨天,今年整个清明期间全市祭扫人数约560万人,为历年人数最多的一次。但记者发现,焚烧纸钱等传统祭祀方式已进一步被鲜花祭祀、社区公祭、网络祭祀等绿色文明的祭祀方式所取代。

变化一:错峰祭扫成效明显,鲜花祭扫者占了绝大部分

4月5日,清明节,我市各大墓园迎来约33万扫墓人,为近5年来清明节人数最少的一次。

“祭扫人数减少,除了清明节当天下雨的因素,还与人们自动选择错峰祭扫有关。因为宣传到位,大部分市民在清明节节前已经祭扫过了,所以清明节当天没有出现扎堆祭扫的情况。”市殡葬管理处宣教科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殡葬部门统计,清明小长假约85万人到墓园祭扫,比去年同期下降44%。整个清明期间的双休、节假日人流同比下降37.7%,整个清明祭扫约560万人次。

在普觉寺、隐龙山、雨花功德园等墓园,前往扫墓的市民手中少了纸钱等传统的祭祀品,取而代之的是一束束鲜花。

雨花功德园常务副总经理阮锋表示,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普及,市民文明祭扫的意识慢慢在增强,比如这两年来功德园祭扫的市民,超过八成会带着鲜花来。

今年,功德园还在全市试点打造绿色无烟墓园,购墓市民须先签文明祭扫公约,承诺在园区内不燃放烟花爆竹和燃烧锡箔、冥币、纸钱、纸扎等。

市陵园管理中心主任张明跃介绍,相比以往清明节的烟熏火燎,这两年我市墓园平添了几许肃穆和清雅,基本没有人随意燃放鞭炮,用鲜花表达情意的文明祭扫者今年占了绝大部分。

变化二:265场公祭活动,悼念亲人的新平台

今年清明期间,市民祭扫方式更趋多元,大量的市民通过参加公祭活动缅怀亲人。

3月21日,由市殡葬管理处主办、溧水区民政局承办的我市今年首场社区公祭在该区南门广场举行,这也是溧水区第一次举办社区公祭。

像这样的社区公祭,在清明期间,我市几乎每天都有。4月4日,在秦淮区月牙湖街道月牙湖社区,公益组织鹤颜老年服务发展中心牵头组织了一场别看生面的社区公祭,邀请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大学生朗诵诗歌,用诗歌追思亲人。

“我老家在宁夏石嘴山市,平时工作忙,一年很难回趟家,清明节也回不去。我很想老家过世的亲人,社区公祭正好弥补了我的遗憾。”鹤颜老年服务发展中心负责人贺岩说。

据殡葬部门统计,清明期间,全市共举办了265场社区公祭活动,是历年来举办最多的一年。

市殡葬改革办公室主任陶四海介绍,我市从9年前开始推行社区公祭活动,此前举办地基本集中在主城区,至于郊区,顾虑到当地居民的心理接受程度,一直没有推行。去年江宁、高淳尝试首次举办,今年溧水首次举办,效果都不错。

变化三:借力互联网,网络祭祀成为新风尚

“清明念故人,网上寄哀思”。作为一种新的祭祀方式,网上祭祀近年来逐渐兴起,今年参与人数更多。

上个月中旬,在南京上学的王亮轻点鼠标,就为逝去的亲人建起一座“网上纪念堂”,弥补了今年清明期间无法赶回贵州遵义老家祭拜先人的遗憾。

王亮还将“网上纪念堂”的链接发给亲友,亲友通过点击网页上设置的送花、鞠躬等按钮,在网络上缅怀先人,寄托哀思。

“早在5年前,功德园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云祭扫’,市民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或是一部电脑,就可以随时上网调阅‘云’系统里面储存的视频资料,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纪念馆。”阮锋说,目前,该园网上纪念馆已有千人,访问量最大的一个纪念馆达到200多万人次。

此外,该园还开通“网络视频远程祭扫系统”,远在国外的游子因路途遥远,无法到公墓祭扫,园区可以代为祭扫,今年代祭扫人数也比往年多了不少。

责任编辑:sdnew003
我要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您在鲁商网发表的言论,我们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