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由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主办的2023企业创新与资本峰会于6月3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就中国经济走势进行分析解读。
徐洪才认为,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基本符合预期,主要是由于服务业、生活性消费反弹导致。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得不多,尤其是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目前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另外,投资主要集中于基建领域,制造业投资充当先锋,房地产投资依然是负增长。
“这里面反映出的问题就是,看起来节假日吃吃喝喝、人山人海的气氛很热烈,但实际上距离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到正常还有待时日。”
目前还是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一个主要的抓手,其中,投资是关键,消费是基础。投资要想办法补齐短板,房地产的开发投资还没止跌企稳,一方面企业拿地扩大投资的积极性比较差,另一方面消费者购房也趋于谨慎。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积极进行结构性调整,特别是提高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另外,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增长有所放缓,对于经济增长和就业都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对此,徐洪才表示,今年的就业情况将会明显好转。一是经济景气是上升的,需求也是上升的;二是1963年出生的人在今年要离退休,1963年当时是人口高峰,当年有近3000万人出生,今年有很多人到期要退休,让出了不少岗位。
对于今年的经济增长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中国经济增长5.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预测是5.3%。
对此,徐洪才分析,中国二季度经济预计增长6%以上,但是三四季度会顺势回落一点,全年预计是5.4%左右。未来三到五年整个增长中枢还会往下微弱回落。(蔡文)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