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2023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第154期
考试题库:[各地区试题] [模拟试题] [强化训练题] [每日一练]
(资料图片)
科目一(1-4)
1.【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基本能力中的逻辑思维能力之推理能力。根据有效信息进行的逻辑判断被称作推理。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进行答案的辨析,有效信息包括:乙是重庆人、学外语的是北京人、学金融的不是上海人、甲不学金融、丙不学外语。由丙不学外语+学外语的是北京人+乙是重庆人,可知甲应该是北京人、学外语,故B项正确。
A、C、D三项的表述都有误,故排除。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复言命题。复言命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命题通过一定的逻辑联结词结合而成的命题。复言命题根据其逻辑联结词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负命题四种。其中,联言命题的一般形式为“A且B”,A和B分别是其两个肢命题。题干中,“小阳和小玥是学生”,可以拆为“小阳是学生”和“小玥是学生”。D项中,“小敏和小英是老师”,可以拆为“小敏是老师”和“小英是老师”,与题干判断类型相同。D项正确。
A、B、C三项:直言命题又称性质命题,是指断定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小凤和小金是朋友”“小林和小玲是同桌”“小青和小琴是姐妹”均属于直言命题。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Word的应用。在Word中,单击“插入”→“图片”→“艺术字”,即可插入艺术字,对艺术字的处理方式是图片方式。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属于对艺术字的处理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逻辑关系。真包含关系是指对于任意两个概念A、B,如果A概念的外延包含着B概念的全部外延,则A概念就真包含B概念。题干中,“笔”相当于A,“毛笔”相当于B,即所有的“毛笔”都是“笔”,有的“笔”是“毛笔”,有的“笔”不是“毛笔”。因此,两者之间为包含关系。C项中,“学生”相当于A,“本科生”相当于B,即所有的“本科生”都是“学生”,有的“学生”是“本科生”,有的“学生”不是“本科生”。因此,两者之间为包含关系。C项正确。
A项:全同关系是指对于任意两个概念A、B,如果它们的外延完全相同,就称A和B之间是全同关系。马铃薯就是土豆,两者是全同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B、D两项:全异关系是指对于任意两个概念A、B,如果A的外延与B的外延完全不相同(即所有的A不是B,所有的B不是A),就称A和B之间是全异关系。“白醋——陈醋”“熊猫——狗熊”是全异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科目二(5-10)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程序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典型代表。所谓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自我教学性材料(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创始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贡献的却是斯金纳。故 B 选项正确。
A 选项,皮亚杰是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观点有:认知发展阶段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C 选项,罗杰斯是指人本主义代表人物,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自我实现。
D 选项,布鲁姆提出教学目标分类,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并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掌握学习是在学习新内容之前,确保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某一确定技能的学习都达到预定的掌握水平。
AC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选项为 B。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1)注意过程:即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过程。
(2)保持过程:即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他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
(3)复制过程:即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
(4)动机过程:即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奖励。
B 选项,模仿,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
C 选项,强化,对行为的一种反馈。
D 选项,评价,对行为结果的价值判断。
BCD 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选项为 A。
7.【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选项 A,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把教师视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其中,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会话是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通过创设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维、活化知识,并将事实性的知识转变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基于鼓励和支持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和项目的学习,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张学生应参与课程的设计与编制,主张课程既要基于学科,又要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使教学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于社会。
选项 B,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源于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家探讨学习的角度与行为主义不同,他们认为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认知学习理论所要研究的,就是个体处理环境刺激时的内部过程,而不是外显的刺激与反应。认知学习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时,强调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般的原理,以便把所学内容用于解决新的问题。
选项 C,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者的行为是他们对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这种理论在教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影响较大的有桑代克和斯金纳的教学理论。
选项 D,人本主义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这种人具有洞察力、创造性、建设性和选择性。为此,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尊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创造、自我评价能力。教学又是一种情意过程,教师既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尊重,又要真诚地面对学生,理解学生并把自己的感情因素转移到学生身上。教学还要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关于他们个人的意义的有关问题时,全心身投入到学习中,实现真正有价值的意义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起着“促进者”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和材料;帮助学生发现所学的东西对其个人的意义;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题干中,课程既要基于学科,又要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从而使教学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于社会属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选项 B、C、D 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 A。
8.【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德育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也叫知行统一原则, 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题干中老师的做法体现这一点,符合这一原则。
B 项,正面说服教育,积极引导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与题干描述不相符。
C 项,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是指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与题干描述不相符。
D 项,通过集体进行教育是指,建立合理的集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的影响。与题干描述不相符。
BCD 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 A。
9.【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中要遵循以下规律:
(1)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老师应该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持之以恒,而不是放手任其发展,B 项
表述错误,故本题选 B。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维纳及其同事在 20 世纪 70 年代进行了大量关于归因与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个体对和失败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他们归纳出个体对和失败的原因推断,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因素∶3 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6 个因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
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
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